【华人头条】指尖对话,穿越古典与浪漫:旅法华裔青年钢琴家季恩显维也纳金色大厅独奏音乐会技惊四座,震撼全场

【华人头条】指尖对话,穿越古典与浪漫:旅法华裔青年钢琴家季恩显维也纳金色大厅独奏音乐会技惊四座,震撼全场

8月17日2025年, 维也纳金色大厅

2025 年 8 月 17 日晚,维也纳金色大厅 —— 这座承载着古典音乐百年荣光的 “世界音乐圣殿”,迎来了旅法青年钢琴家季恩显的独奏音乐会。《维也纳之夜・永恒的优雅 —— 从莫扎特至肖邦的音乐之旅》(A Vienna Night with Timeless Elegance ——From Mozart to Chopin in a Musical Odyssey)的旋律在此流淌。维也纳,这座被多瑙河滋养的城市,曾是莫扎特、贝多芬、舒伯特、勃拉姆斯等音乐巨匠挥洒才华的故乡,他们在最辉煌的创作生涯中在此居住,将生命的热忱与艺术的灵感镌刻进城市的肌理,让这里成为古典音乐史上不可替代的精神原乡。当季恩显(Paul Ji)的指尖触碰琴键,在这片孕育了无数大师的土地上奏响他们的传世之作,这场音乐会便超越了单纯的演出,成为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朝圣,意义格外深远。季恩显(Paul Ji)以精湛技艺与深邃理解,为现场观众铺展了一场跨越时空的音乐对话,更在这座古典音乐的最高殿堂,为自己的艺术旅程再添一座璀璨里程碑。

作为继 2024 年巴黎香榭丽舍大剧院、柏林爱乐大厅两场爆满演出后的又一高光时刻,此次登临维也纳金色大厅对季恩显而言意义非凡。对一位深耕古典音乐传承的演奏家来说,在这里演绎肖邦等大师的传世之作,既是对艺术初心的坚守,更是向音乐史上伟大灵魂的致敬。

两小时三十分钟的音乐长卷:从古典严谨到浪漫抒情

音乐会历时两个小时,季恩显以精心编排的曲目单串联起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的音乐脉络,先后呈现莫扎特、贝多芬、舒伯特、勃拉姆斯、福雷及肖邦等大师的经典作品,每一首都堪称跨越时代的音乐瑰宝。

莫扎特创作生涯收官之作《D 大调钢琴奏鸣曲》(K.576)被誉为钢琴技巧的巅峰考验,其密集的复调元素曾令无数演奏家望而却步。季恩显以成熟的对位手法驾驭复杂结构,左手沉稳铺陈低音线条,右手灵动勾勒旋律层次,既恪守古典奏鸣曲的严谨框架,又以通透的音色、丰富的和声变化与细腻的情感递进,精准诠释了莫扎特晚期作品 “大道至简” 的炉火纯青 —— 技巧隐于乐思,华丽让位于诗意。

舒伯特《升 G 大调即兴曲》(D.899 第 3 首)作为浪漫主义抒情精神的典范,其 “即兴性” 与 “结构性” 的平衡向来是演绎难点。季恩显以触键的微妙变化破解这一命题:指尖起落间,看似自由随性的旋律在规整结构中自然流淌,高音区的吟唱如月光洒落,低音区的伴奏似晚风轻拂,将舒伯特 “音乐诗人” 的特质演绎得淋漓尽致,让观众沉浸在浪漫主义初期的温柔与真挚之中。

而肖邦晚期代表作《幻想波兰舞曲》(Op. 61)的演绎,更展现了季恩显超越年龄的艺术成熟度。这首被视为肖邦最富深度与挑战性的作品,在他的指尖化作一幅波澜壮阔的音乐画卷:左手以厚重和弦与疾速音阶构建出交响乐般的恢弘气势,右手则在抒情段落以丝绸般的连音模拟人声吟唱,激情迸发时,华丽琶音与铿锵八度又似波兰民族的呐喊,既传递出肖邦对故土的深切眷恋,也勾勒出其晚年生命状态的复杂与深邃。

掌声雷动中的共鸣:从舞台到人心的音乐力量

此次音乐会取得了巨大成功,演出结束时,金色大厅内响起雷鸣般的掌声,经久不息,观众们以起立致敬的方式,向这位年轻钢琴家的精彩演绎表达最热烈的认可。季恩显多次返场致谢,每一次鞠躬都伴随着更热烈的掌声,仿佛在与百年间曾在此绽放的音乐灵魂隔空共鸣。

一位旅奥文化学者、作家、乐评人常晖写道:“今晚听他在金厅的独奏音乐会,尤喜他演绎肖邦的晚年作品 61 号《降 A 大调幻想波兰舞曲》。被李斯特称为疯子之作的这部波罗乃兹,结构繁复多变,乐思纵横交错,情绪真切纠结,演奏的技术难度亦超强。季恩显却让钢琴吐露心思了,那么深沉、细腻、无望、疯癫的触角,呓语着现实的不堪和昔日的美好。这样清晰而通透的演绎,需要对作品有深入的剖析,对人生有足够的感悟,方能在指间玩味出肖邦当年的心境。因为音符里俯拾皆是的,是对波兰安危的思虑,与乔治桑的争吵,还有对初恋情人的追忆,以及渴盼回到母亲怀抱的念想。可以说,此作堪比肖邦与自己的一次生死对话,在时空交错的音乐主题间,喃喃自语,寻求活下去的力量。这般既痛楚烦乱,又柔情万丈的心绪,季恩显让听众们感同身受了。为他鼓掌!”

更令人动容的是,一位奥地利听众在演出结束后激动地给季恩显的父亲留言道贺:“祝贺您的儿子!他今晚的表现太精彩了。我的母亲已经 78 岁了,在过去 60 多年里几乎参加了维也纳所有的歌剧和音乐会。她说:‘我们一定要记住这个年轻人。他将来会成为一位巨星!’”

音乐会后,季恩显为其首张个人专辑《Piano》举行了签售会。这张凝结着他对古典音乐理解的 CD,成为观众们珍藏此刻感动的载体,排起长队的乐迷们手持专辑,期待与艺术家共享这份音乐记忆的温度。

谈及此次演出,季恩显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:”曲目单上的每一首作品,都出自曾在维也纳留下足迹的大师之手。对我而言,这不仅是一场音乐会,更是一场跨越世纪的对话 —— 用指尖的语言,向那些塑造了古典音乐灵魂的伟大前辈致敬。”

未来旅程:从维也纳到更广阔的音乐舞台

据悉,季恩显的音乐旅程仍在继续:11 月 30 日,他将登陆意大利那不勒斯,演绎莫扎特钢琴协奏曲;12 月 26 日,他将重返柏林爱乐大厅,献演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。这位年轻的钢琴家正以扎实的脚步,在古典音乐的世界里不断探索,而每一场演出,都是他与音乐、与听众、与时代的深度对话。(陈凤玲供稿 本文配图摄影:Dieter Nagl,所有图片版权归摄影师所有。)

Add Comment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